联系我们
微信
岭南金融博物馆微信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发表时间:2025-06-30
来源:岭南金融博物馆
△(岭南金融博物馆 馆藏侨批)
一溪目汁一船人,
一条浴布去过番。
钱银知寄人知返,
勿忘父母共妻房。
––潮汕《过番歌》
“目汁”即眼泪,“过番”指的是离开故土,到“番邦”谋生。上船的人与送行的人眼中盛满了像溪水那么多的眼泪,一条浴布就是旧时过番人们全部的“行头”,“赚了钱要记得寄回家啊,人也要知道回来啊,不要忘记,家乡还有你的父母和妻子。”这首脍炙人口的潮汕地区“过番歌”道出了无数华侨华人漂泊异乡、艰难谋生的辛酸与留守家人的无尽思念。
红头船、挎市篮、吃甜粿、绑水布等“下南洋”细节,织就老一辈华侨华人的历史回忆。过番歌中提及的“浴布”,是一种日常生活用具,由长五尺,宽二尺的薄纱织成,多是红白相间或蓝白相间的方格图案。用于男人箍围下身,可在公开场所洗浴,所以又叫“浴布”。上山擦汗,下水围身,易洗易干,民间称为劳动伴侣。城乡人家皆备,还可作为礼物互赠。昔年华侨华人远渡南洋谋生,多随身带着浴布出行,既可作包袱,又可当衣衫。简单的行装匆匆远渡重洋、一别经年,再重逢已不知今夕何夕。
诗人木心在《从前慢》中写道:“从前的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只够爱一个人。”而19到20世纪期间,中国海外华人华侨寄给家乡亲眷的书信,不仅有纸面的思念,还包含一家人赖以生存的汇款,这种“银信”合一的邮传载体有一个特别的名称,叫作––“侨批”。
“批”在闽南、潮汕等方言中是“信”的意思,不仅包括从海外寄回国内的“正批”(信件和汇款),还包括“回批”(表示“已收到”的回执)和“票根”(侨批局所开具的汇款凭证)。侨批承载了海外华侨华人对家国的思念与牵挂,是中国近代史上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
在广东省汕头老市区西南角镇邦路与安平路之间,有着世界记忆名录侨批纪念地––西堤公园。这里既是西堤古码头遗址地,也是南粤古驿道出海口纪念地。自1860年开埠后,成为老一辈华侨华人出海谋生的重要门户,它见证了由沙汕头到渔村、码头、港口、商埠的时代变迁,也沉积着无数过番人和侨眷的汗与泪,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每年有十多万移民从此地远赴海外谋生,西堤码头附近聚集了近百家银信批局,侨批往来,绵延不绝。
在如今的西堤公园的侨批记忆广场,最有特色的莫过于半环形的“记忆之流”,一张张侨批徐徐展开,跨越时空诉说着远隔山海的思念。而在记忆之流中展现的这封侨批,就藏于岭南金融博物馆。
△岭南金融博物馆藏“千山万水百丈溪”诗文侨批
侨批内容摘录:
“敬禀者:
自从二五出门庭,两个余月无事领。暂且观天独坐井,居然西席潜先生。辞家设帐向夷邦,忽觉春光已半空。未识慈亲安乐否,忧心辗转五更中。千山万水百丈溪,一天离别隔东西。书飞千里劳双雁,菽水之罪山与齐。满座灯火辉红檠,舟子欸乃漏五更。姿亲年老近桑榆,万千愁思梦不成。寒来暑往又暑风,同气连枝各西东。渔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叹望家山不见踪,欲作家书意万重。雁行折翼愁千种,情怀另与旧时同。相见时难别亦难,慈亲不必忧心中。丰采俨然平似日,暂将家信报平安。便寄莺银三大元,到家应用回示还。短竿彩笔写不尽,余音杳杳候后传。”
白话文赏析:
“敬禀者:
自从二月初五离乡远行,两个月未能找到工作。暂且像井底之蛙般独坐观天,竟在异国当起了教书先生。离开故土执教异邦,忽然惊觉春光已逝去大半。不知家中父母是否安好?这忧思辗转反侧,直熬到五更天明。
千山万水,天各一方的离别,我托双雁千里传书,却难抵孝道缺失如山之罪。每当夜深人静,满室灯火映着红烛摇曳,耳畔传来船夫摇橹的欸乃声,更添五更愁绪。
双亲年事已高,恰似桑榆晚景。我虽身在异乡,梦里尽是万千愁思难以成眠。寒来暑往,暑气又至,兄弟姐妹各散西东。欲寄家书却不知路在何方,山高水远处处阻隔。望断家山不见归途,提笔欲书却千言难诉。雁阵折翼的哀愁,早已不同往日。
虽知相见难、别离更难,但请母亲不必忧心。孩儿容颜如常,一切安好,暂且以这封家书报个平安。随信寄回三块银元,望家中查收后回音告知。纵有千言万语,也难尽胸中愁绪,唯待来日再续家音。”
此批以对仗诗的格式撰写,其中“千山万水百丈溪,一天难别隔东西,书飞千里劳双雁,菽水之罪山与齐”流露着华侨背井离乡谋生艰难,抱愧于家乡亲人的愁苦。
原文的“菽水之罪”化用成语“菽水承欢”,原成语出自西汉·戴圣《礼记·檀弓下》。菽:豆类,菽水指普通饮食,指用普通饮食供养父母,也可以使父母欢乐。这里指的是自己不能在父母身前侍奉,深感愧疚。
文中提及的“莺银”,为1823年始铸的“鹰洋”,“莺”同“鹰”,指的是墨西哥所铸银币,因其图案上有一鹰、嘴衔一蛇,站于仙人掌上,乃墨西哥国徽。故而得名。
△岭南金融博物馆藏 [清末民初]广东流通的墨西哥鹰洋
△岭南金融博物馆藏“叻张翼美寄潮安南桂都西洋乡侨批”
批信中诉说了出洋谋生的艰辛,读来令人唏嘘不已:“寻思无计,只得在街中挑卖生果,奈何时运不辰,有物难以消售,每日自早至晚得利二三角,难以度日,想欲往早年之立啤坡,有无车费”。
△岭南金融博物馆藏“越南林来和寄潮安杨御祯侨批”
批信内容中提及“(越南)行情十分太苦,收薪极难”“非是有银不甘寄回”“今日番人无食,日撑夜劫”。
△岭南金融博物馆藏“实叻陈莲音寄潮安慈亲侨批”
信中写道:“(母亲)三餐常缺,以致伤及足部,难离杖举步,女闻之不禁泪下嗒嗒,窃思此间行情过苦,虽为女在街边卖霜,尚无从维持生活”。
侨批,承载近代移民情感的集体记忆,也是了解国情世情民情的百科全书,更是记录着侨民创业历程的侨史敦煌。汉学家饶宗颐先生誉其为“媲美徽学”的“海邦剩馥”,2013年,侨批档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为广东首项世界记忆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