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020-83028506
广州市越秀区西湖路流水井29号(庐江书院旧址)

微信

岭南金融博物馆微信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详情

千古第一仁君在货币上的挣扎之路

发表时间:2023-03-31

1685066447529016181.png

宋仁宗:赵祯


宋仁宗赵祯作为北宋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仁宗”为庙号的皇帝,平生节俭爱民,王安石在《本朝百年无事札子》中写到“仁宗在位,历年最久……升遐之日,天下号恸,如丧考妣,此宽仁恭俭,出于自然,忠恕诚悫,终始如一之效也”,由此可见赵祯确实性情仁厚。赵祯的性格也延伸到了经济制度上,以“ 中庸之道 ”治理民生,对北宋政治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治理民生的中庸之道

宋仁宗施政初期基本做到稳定民生,只是在稳固财政方面 由于 “让利于民”而渐趋被动;中期力图通过新政来稳固财政,但在发展民生方面又陷入被动,还出现“与民争利”的苗头;末期为稳固帝国统治,不得不加大财政增收的举措,令施政初期稳定民生的效果随之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二、宋仁宗时期的货币政策

宋仁宗时期的货币政策总的来讲是不系统的、散杂的,但并不是说这一时期的货币政策毫无起色。首先严谨盗铸,盗铸之所以屡禁不止,既是因为利益至大的缘故,也是和一些地域的特殊情况密不可分的,对于如何治理官员可谓费尽心机。例如针对陕西“民间多滥铸大钱,以至市易不通”情况,以“见行当三大铜钱、大铁钱并当小铁钱之二本路官员已支三月俸者,即计其数贴支”的作法,实现“盗铸乃止”的目的。对于关中 “行当十铁钱,盗铸不可计”的现象,官府的做法可谓毒辣之极

为防止辽国等化铜铸兵器等做法,宋仁宗朝采取了严格的禁止铜钱外流的措施,严防铜钱流出境外。同时为维护铜钱独特货币地位,不断因时对铜币铸造进行更革,维护铜币地位的目的。

三、宋仁宗时期货币制度的弊端

在澶渊之盟后,宋代的政治经济进入一个平缓阶段,也是宋人所津津乐道的四圣百年时期。在这一时期,尤其是宋仁宗时期政治多有兴革,对宋代政治有很大的影响,一些被后人所称道的祖宗家法因此而形成。所悖论的是,这一时期的货币制度却少有兴革,甚而还有倒退。

首先货币政策起伏不定,兴革勇气不足。在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国内市场基本形成,政治环境基本稳定的情形下,作为商品经济运行的工具,货币应在其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但宋仁宗仍遵循固有思想,而不愿开铸铜钱,其原因则是唯恐铸钱利大,影响稳定。即使有所倡议,也主动性不强。苦于铁钱兴废不定之苦的民间却运用自己的智慧,促进了交子——世界最早的纸币产生。澶渊之盟后,无论是赠奉辽国之需,还是榷场经济需要,也或是国内经济所需,货币需求量的增多是必然的。但在这种形势下,仁宗朝却选择了错误的做法,一方面变相抑制铜钱的铸造和更新。另一方面出于财政需要,更革了币型,扩大了铁钱的适用范围,其三货币的区域性政策阻抑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宋仁宗时期,货币使用区域色彩明显,有铁钱使用区域,有铜钱使用区域,有铁钱铜钱混合使用区域。即使在同一区域,货币使用也不全相同。货币的区域性政策通过限制流通区域,阻抑人员的往来,有助于社会的稳定。但对于商品经济发展而言,却有百害而无一利。

四、宋仁宗时期货币政策对北宋中后期的影响

宋仁宗时期的货币政策对之后的影响是很大的,一定意义上讲,缺乏有效的货币政策,使之后的北宋货币形势雪上加霜,甚而捉襟见肘。即如纸币交子而论,在陕西废罢后,引起极大不便,“访闻陕西自罢滥钱后,军民交易,尚为兼并之家不肯以省样铁钱与铜钱一般行使,亏损官私,深属不便。”但之后由于货币形势所逼,又在商州等陕西地带,恢复交子的使用。但由于受限于宋仁宗的货币观念,不仅纸币没有得到进一步发展,而且铜币被铁币所取代的呼声甚嚣尘上,到宋徽宗时更是江河日下,以陕西为例“时议更陕西大铁钱,价与铜钱轻重等”,而官员赵遹却认为“铜重铁轻,自然之理,今反其理,民谁信之?以人夺天,虽厉其禁,终不可行也。”卷一百七《赵遹本传》语气和宋仁宗前述言语何其相似乃尔。

可见,宋仁宗为稳定民生与稳同财政终生躬行“仁政”,但是几经更革与禁止,也未能用好货币这一能撬动经济转型的杠杆。

 

(节选自《宋仁宗朝货币制度之法律考量》《“一孔之见”宋仁宗——从北宋中期铸币管窥国家经济治理》)


责任编辑:岭南金融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