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22-11-30
来源:蒋蓝《侠之大者的心性与剑气——张咏与“交子”诞生记》
张咏
在英国伦敦英格兰银行的天井里,种有一棵在英国很少见的中国桑树,用以纪念纸币发明的历史事件,因为最早的纸币“交子”所用纸张的主要原料就是桑叶。在四川成都发行交子600年后,英格兰银行才印制英镑纸币。当时的四川最高长官,益州知州张咏是将这种纸币合法化的关键人物,因此,他也被誉为“纸币之父”。这种纸币比英国英格兰银行印制的英镑纸币早了足足六百年。
张咏其人
张咏(946—1015年),字复之,号乖崖,谥号忠定,宋代濮州鄄城(今山东菏泽市鄄城县)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累擢枢密直学士,官至礼部尚书。
他虽出身寒门,但从不自卑,学习勤奋、刻苦钻研,精通棋艺、剑术、射术、诗文俱佳,他的文集被命名为《张乖崖集》。太平兴国五年,张咏与后来做到宰相的寇准、李沆、王旦、向敏中等人同登进士,这一榜进士,在太宗和真宗治理中都发挥着主导作用,成为中国进士科的典型代表,因此,此榜又被宋人称为“龙虎榜”。
此后,张咏先后任崇阳县令、益州(今四川成都市)知州、杭州知州、之后又再任益州知州。每到一地,他都体察民情,其为官清廉惠民、刚柔并济、灵活执法、恩威并施,深受百姓爱戴,是北宋太宗、真宗两朝的治蜀名臣。真宗曾褒美他“得卿在蜀,朕无西顾之忧矣”。
北宋交子
张咏两次任益州知州,他是交子推进过程中的枢纽式人物。
北宋初年,成都的商品经济发展迅猛,对货币的需求量大大增加,但成都流通的钱币却是笨重的铁钱。比如,当时购买一匹绫罗需要的铁钱重达130斤。当时1枚铜钱抵铁钱10枚。每一千铁钱的重量,大钱25斤,中钱13斤;买一匹布需铁钱2万,重约500斤。一个商人往往需要驱赶几头骡马来驮运铁钱。
在市场的逼迫下,成都的街头催生出专门为携带巨款的商人经营现金保管的金融服务机构,名为“交子铺户”。存款人将现金(银锭、铜钱、铁钱)交给铺户,铺户把数额填写在用楮纸制作的票据上,再交还存款人,收取一定的保管费。这种临时填写存款金额的,用楮纸印制的特殊券,就是“交子”,也叫“楮币”。
楮树,成都人称为构树,在平原分布广泛,双流县制造的构树皮纸尤为知名。费著《笺纸谱》指出:“凡公私簿书、契券、图籍、文牒,皆用楮纸书写。”尤其是在宋代,高质量的成都产楮纸,后来还被朝廷指定为印制纸币的专用纸。凡用于印制纸币的楮纸,均由官方监制,抄纸工人也全都纳入政府编制。
可以说,交子之所以能够推广普及,最大的原因在于:经济高度发展,商业诚信,具有良好的管理机制,成都具有一流的印制条件。
这一便利之道迅速推广,交子应用广泛,许多商人联合成立了发行和兑换交子的交子铺,并在各地设立分铺。由于铺户恪守信用,随到随取,交子赢得了信誉。商人之间的大额交易,为了避免铸币搬运的劳苦与风险,也越来越多地直接用交子来支付货款。
后来交子铺户在经营中发现,动用部分存款,并不会危及交子信誉,他们遂开始印刷有统一面额和格式的交子,作为一种新的流通手段在市面上发行。这一步一步的发展,使得交子逐渐具备、完善了信用货币的特性,真正成为了纸币。
治蜀能臣
公元1004年蜀地的益州、雅州、黎州接连发生大地震,社会动荡,民生堪忧。这对经营交子的铺户来说是一大打击,必然影响到顺利兑换,造成诉讼不断。
张咏上任后,除了平定混乱,他认为救治蜀乱的方法就是“移风复俭约”,改变蜀地奢靡的风俗,以“淳化”宣导蜀地民情。张咏在益州实施多种举措,安抚民心。比如,他释放了很多被王继恩抓来的所谓的乱党,收拢了部分人心。同时,他为了让百姓得以维持生计,还默许了百姓贩卖私盐。在张咏的励精图治下,四川地区老百姓都生活安定,对张咏也是爱戴有加。
而成都的交易市场情况,引起了他的高度关注。
据《续资治通鉴》记载:“先是益、邛、嘉、眉等州岁铸钱五十余万贯,自李顺作乱遂罢铸,民间钱益少,私以交子为市。”
在民间交子铺里,浑水摸鱼者不可避免。有一些唯利是图、贪得无厌的铺户,恶意欺诈,在滥发交子之后闭门不出,停止营业,使所发出的交子无法兑现。这样,当存款者取钱而不能时,便往往激起事端,引发诉讼。于是益州知州张咏对全国交子铺户进行整顿,剔除不法之徒。
1008年,张咏对原分散的交子铺户进行整顿,挑选出以王昌懿为首的具相当实力的十六富商连保发行交子,共同承担兑换责任,其余交子铺户资格被取消。至此交子的发行正式取得了政府认可。
到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政府在成都设立“益州交子务”,地点大体位于锦江北岸的锦官驿一带,以本钱36万贯为储备金,为正式发行“官交子”筹措了126万贯,准备金率为28% 。
天圣二年二月十日 ( 1024年4月1日),首届“官交子”正式发行。这也意味着,世界上第一种由官方发行的信用纸币正式诞生。从此,交子成为宋朝川峡四路的法定货币,与铁钱具有同等信用。
可以说,张咏不是交子真正的第一发明人,但他扮演了让交子合法化的角色,而且为交子的规范运作做出了贡献。后世称之为“交子之父”,并不为过。
交子的出现,不仅为北宋时期百姓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方便,还为以后南宋“会子”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节选自:蒋蓝《侠之大者的心性与剑气——张咏与“交子”诞生记》)
微信
岭南金融博物馆微信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